通用電氣CEO:過去十年被BAT主導 沒參與是錯誤
來源:網易
|
作者:pro54a808
|
發布時間: 2015-07-09
|
732 次瀏覽
|
分享到:
“如果回顧過去,過去十到十五年,BAT是主導的,但是工業企業卻并沒有參與進來,這確實是我們的錯誤,接下來我們迎來的是工業互聯網,未來十到十五年,GE將在下一個浪潮中積極參與。”杰夫?伊梅爾特說道。
“如果回顧過去,過去十到十五年,BAT是主導的,但是工業企業卻并沒有參與進來,這確實是我們的錯誤,接下來我們迎來的是工業互聯網,未來十到十五年,GE將在下一個浪潮中積極參與。”杰夫?伊梅爾特說道。
2015年7月7日,通用電氣(GE)舉辦“當智慧遇上機器——工業互聯網中國峰會”,宣布GE工業互聯網大數據軟件平臺Predix向全球所有公司開放,目前GE已有40個該平臺的相關產品上市。2012年GE提出工業互聯網,迄今為止已經在中國開展了12個工業互聯網試點項目。GE倡導的全球工業互聯網聯盟(IIC)已有中國電信、海爾和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加入。
在本次峰會中,GE首席執行官杰夫?伊梅爾特做了主題演講。盡管業界有關工業互聯網的討論已經很多,但是從杰夫?伊梅爾特的發言中,我們還是發現了一些值得重點關注的東西:
GE眼中的工業互聯網是什么?
“工業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劃分已經是過去時了。”杰夫?伊梅爾特坦承,“未來的工業企業也要有基本的軟件分析能力才行。” 在GE眼中,工業互聯網包括如下五個元素:互聯網、智慧機器、大數據、分析、工作中的人。所謂智慧機器,指的是不論核磁共振還是油氣設備,都被傳感器所圍繞,產生大量的信息。大數據指的是將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信息的分析能力。 工作中的人,即移動性,就是將這些信息轉給負責具體工作的人。
顯然,GE對于工業互聯網的定義,與IBM等其他涉足該領域的軟件公司并無太大差異。只是GE傳統工業巨頭的身份,格外引人矚目。這標志著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,尤其是在制造業領域。、
經濟發展被BAT主導,杰夫?伊梅爾特提到了“大公司病”
過去十年,中國經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,尤其是互聯網經濟,以百度、阿里巴巴和騰訊為首的BAT已經滲透進了許多其他實體經濟行業。杰夫?伊梅爾特談到BAT三家巨頭主導驅動中國經濟的局面時,坦誠表示過去十年沒有參與其中“是GE的錯誤”。也正因為如此,“互聯網+”和“中國制造2025”成了被GE反復提及的兩個概念。
一定要趕上中國經濟這一輪轉型的大潮,這是GE釋放給業界的強烈信號。“如果回顧過去,過去十到十五年,百度、阿里巴巴、騰訊是主導的,但是工業企業卻并沒有參與進來,這確實是我們的錯誤,我們沒有成為完全的參與者。接下來我們迎來的是工業互聯網,未來十到十五年,GE將在下一個浪潮中積極參與。”杰夫?伊梅爾特如是說道。
不過,GE 能否在中國經濟未來幾年的發展浪潮中有一番作為,杰夫?伊梅爾特本人也有著清醒的認識。他尤其提到了“大公司病”的問題:“大公司必須要始終擔心驕傲自滿的情緒,一定要警惕這種思想。” 誠然,雖然 GE 在工業界是實至名歸的頂尖公司,但是在互聯網行業,尤其是變化日新月異的信息科技,GE 能否成功推進工業互聯網,尚屬未知。至少從目前推出的 Predix 平臺來看,GE 在行動上并沒有領先同領域內的競爭對手。或許工業行業的專業壁壘是 GE 未來取勝軟件公司的決定因素。
他是這么說的:“工業互聯網的重要性是在于把這些橫向的技術,比方說聯網的技術和垂直行業的技術連接在一起。比如醫院的電子病歷,這個聯網的整個價值的只是5%,但如果把系統和決策以及診斷、預防結合在一起,就會有更大的價值。我們要考慮的是把橫向的網絡連接和縱向行業技術結合在一起,在這兒具備行業技能和實踐是至關重要的。”